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频道 >

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些急救物品必不可少 防震避震常识

作者: iloveyou/发布时间2023-11-07 03:00:02/点击333℃
导读 u3i3 com小编优优据网络最新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些急救物品必不可少 防震避震常识”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 ...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u3i3.com小编优优据网络最新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些急救物品必不可少防震避震常识”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距九寨沟县39公里、距松潘县66公里、距舟曲县83公里、距若尔盖县90公里,距陇南市105公里,距成都市285公里。截至8月9日上午9点30分,九寨沟7.0级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伤

沉痛之余我们无法不强烈反思,大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样的防范准备?物资储备为突发状况准备趁手的应急物品:水、食品、应急灯及备用电池、急救箱和急救手册、棉衣、手电筒、便携式收音机、灭火器、卫生用品、口哨等等。

家庭自备地震急救包

地震急救包以生存、自救互救、逃生,生活为主题,不仅可以用作地震,当家庭户外旅行时也是必备产品。当发生地震时,如果无法逃离到户外,那么不如把地震急救包找到,以便自救之需。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急救包,并且在家里和工作/学习的地方都准备好。最好的方式是把急救包放在离门比较近的地方,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更新(如过期食物、水、药品和电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年春秋要记得调整夏令时时间,家里有宠物的家庭也需要在急救包中给它们储存足够的食物和水。一般来说,能够供给72小时的急救包是必要的。

朝夕网 WwW.u3I3.coM原创不易,请大佬高抬贵手!

一、地震常识

地震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振动的发源地。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断裂、错动并激发地震波的地方。

震级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相关。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对不同的地区可产生不同的烈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

极震区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极震区的几何中心称宏观震中。

主震有成因联系的地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余震有成因联系的地震序列中,发生在主震以后的所有地震。

二、中国地震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23条地震带上。台湾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处于相关地震带上。

1、台湾省及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南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是甘肃河西走廊、清海、宁夏、天山南北路一带。

4、华北地区:主要是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渤海湾。

5、东南沿海:广东、福建。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大陆地震占世界大陆地震的1∕3,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我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地震频次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

5级以上地震30次

6级以上地震6次

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7次,其中中国有4次。

1303年山西洪洞8级死亡20万人

1556年陕西华县8级死亡83万人(历史之最)

1920年宁夏海原8.6级死亡23.4万人

1976年河北唐山7.8级死亡24.2万人

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160万人,而我国约60万人,占全球的40%。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1/2以上。

三、贵州地震

贵州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东侧,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总体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贵州地震活动具有震级小、震源浅、烈度高、震感强的特征。此外,我省矿山、水库诱发地震和岩溶塌陷地震时有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活动的增加,此类地震将更加频繁和活跃。

贵州全省国土面积的60%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有29个县(市、区、特区)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我区德江县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贵阳市2006年被划为全国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贵州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从有地震记载的1308年至今,贵州境内共发生4.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4次。贵州境内发生过3次6级左右地震,它们是:1819年发生在贵定县的6.0级地震,1875年发生在罗甸县的6.5级地震和1948年发生在威宁县的5.8级地震(震中烈度都达8度强)。“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省共记录发生地震1118次,其中M3.0级以上地震22次。地震造成经济损失18632万元。2009年1月17日和3月22日威宁县发生两次4.0级以上地震,受灾人口达282750人次,损坏房屋8649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9311人次。

贵州特殊地震地质背景容易引起“小震致灾”的现象。2010年1月17日关岭、贞丰和镇宁交界处得3.4级地震,诱发岩崩(山体滚石)次生灾害造成6人死亡9人受伤,就是典型的实例。

2011年元月至4月26日止

2011年4月15日03:44贵州金沙2.1级

2011年3月14日01:57贵州贞丰1.7级

2011年2月6日07:00贵州长顺1.6级

2011年2月6日02:54贵州晴隆2.3级

2011年1月27日22:16贵州长顺1.6级

2011年1月15日15:39贵州威宁2.5级

2011年1月12日23:05贵州贞丰1.8级

2010年贵州较大的地震

2010年9月18日18:00贵州罗甸4.4级

2010年10月4日18:45贵州镇宁、贞丰、关岭三县交界处4.2级

四、防震准备

1、民用住房的抗震能力取决于三个主要环节

是否达到了抗震设防的要求

是否按国家标准进行了抗震设计

是否按规范要求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2、自建房屋防震的要点

场地选择要恰当。

地基要做牢做稳。

房屋布局要合理。

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房屋联结要牢固。

必须正确选址、专业设计、正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抗震要求。

3、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墙上的悬挂物,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门口、楼道杂物、保持畅通。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伤人;

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阳台护栏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五、地震自救互救知识

1、地震时,为防止此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教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4、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5、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办公室内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从楼梯迅速撤离,工厂上班的工人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

6、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工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影剧院、体育馆的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躲在排椅下,组织观众分路疏散,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慌乱,拥挤,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时,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切忌拥挤。

7、“防御震灾”的含义:是指为了减轻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程序的紧急抗震救灾和抢险行动。

8、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六、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1、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的应急要点:

(1)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教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2)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视播放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3)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2、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3、地震时切忌惊慌

(1)不要跳楼

(2)要相互关爱

(3)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4)学生要听从指挥

七、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2、人多先找藏身处

3、远离危险区

4、被埋要保存体力

5、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

以上就是u3i3.com小编优优据网络最新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些急救物品必不可少防震避震常识”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TAG:卸妆
阅读:333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日榜
  • 周榜
朝夕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朝夕网自媒体 联系方式:2228454400@qq.com | Copyright © 2020-2025 Www.U3I3.Com. 朝夕网 版权所有 |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