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作者: xiaohai6/发布时间2022-08-06 16:10:28/点击1928℃
导读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已经有了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也因此诞生,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录
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已经有了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也因此诞生,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古代造纸工序:
明朝造纸术有五个主要的步骤。中国古代广泛流传采用的抄纸法,抄纸法制造速度较快。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朝夕网 www.u3i3.cOm原创不易,请大佬高抬贵手!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本文语音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朝夕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1928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