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亡国之恨

作者: xiaohai6/发布时间2022-06-12 21:25:30/点击2050℃
导读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观察屈原这一生,可以被两样东西贯穿,一为义气,一为完美主义。而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 ...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录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观察屈原这一生,可以被两样东西贯穿,一为义气,一为完美主义。而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

屈原为什么要自杀?

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也表示不理解,他在史记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司马迁的疑问,用今天的话添油加醋翻译一下就是:像屈原这么有才的人,在楚国一个地方待得不开心了,为什么不选择像孔子孟子那样周游列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又何必自苦如此,想不开,要投湘水自杀呢?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生在战国时代的末期,已经是苏秦张仪纵横家的天下了,那个时候靠张嘴皮子混迹江湖是一种本领和时尚。张仪动了动嘴皮子,当然还用了一些贿赂,鼓动楚怀王手下的人抱大腿,投靠秦国。

对此屈原竭力反对,就被这帮人动了动嘴皮子,唆使楚怀王把他给流放了。不管从当时还今天来看,屈原比张仪肯定有才吧,为什么就没想到离开这个伤心地,去别的地方混个什么职务当当呢?

司马迁的问题,问了将近两千年,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答案,直到二十世纪有一个史学大师钱穆出现了,在他写的《国史大纲》中给出了一个回答:战国除韩非外,尚有屈原,亦为代表贵族意识的学者。屈氏为楚之大族,故屈原宁失志,不肯为游仕。此皆专志于一国一宗,与其他学者不类。

钱穆在这里提到了屈原的身份,说人家是贵族,档次下不来,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到别的国家去当官做事的,孔子跑了七个国家,还指望人家能用他,最后搞得跟丧家狗似的,像屈原根本是连动都不想动的,死也要死在自家的地盘里。这就是贵族和平民的根本不同。朝夕网 WWw.u3I3.cOm原创不易,请大佬高抬贵手!

如果要读春秋战国史,知道了贵族和平民学者的此起彼伏,很多像屈原投江这样的问题就会找到一些关键的线索,这就是贵族和平民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不同,平民可以做的事情,贵族不一定会去做,因为他们的底线不太一样。

不过,同样是钱穆老先生,在另外一篇《刘向〈列女传〉中所见之中国道德精神》里,又将屈原投江归到一种道德精神:屈子在当时,亦何尝不可去而之齐之赵,而何必憔悴抑郁,终以沉湘自杀乎?曰:此乃屈夫之至情也。

《诗》有之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彼两人(屈原和鲁秋洁妻)既已一往情深,一旦欲其取消己心,其所感之苦痛,乃有甚于取消己生之所受,故遂不惜一死以觅心安也。而后世人之感慨欣赏于此两人者,夫亦曰至性真情,自有同感耳。此非宗教,非法律,更非风俗习染,而岂得谓有一人焉,定此名分,制此礼教,而强人以必从乎?故遇此等事,实非谓之为是一种道德精神而不可。

TAG:卸妆
阅读:2050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日榜
  • 周榜
朝夕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朝夕网自媒体 联系方式:2228454400@qq.com | Copyright © 2020-2025 Www.U3I3.Com. 朝夕网 版权所有 |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