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建文帝朱允炆之谜已经破解,朱允炆下落找到了(在贵州,梅氏家谱可证)

作者: fanqie/发布时间2022-04-27 00:29:07/点击5223℃
导读有网友还在问:建文帝来过贵州吗?我的朋友梅先生知道这个疑问后,拿出他的家谱对我说:建文帝潜藏贵州,梅氏家谱可作证。我因此读了梅氏家 ...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录

有网友还在问:建文帝来过贵州吗?我的朋友梅先生知道这个疑问后,拿出他的家谱对我说:建文帝潜藏贵州,梅氏家谱可作证。我因此读了《梅氏家谱》。

第一、梅氏家族与朱元璋家族的关系。

梅思祖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一,朱元璋坐天下后,封梅思祖为汝南侯,其爵位可世袭。梅思祖的儿子梅殷本人是状元,是朱元璋的都尉(大将),又是朱元璋的驸马,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梅殷。梅殷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姑爹,燕王朱棣的姐夫。

这种关系在黔东北《梅氏家谱》56——57页如此记载:至元末有梅思祖从洪武定天下,封汝南侯,子孙世袭。

在黔东北《梅氏家谱》历代梅氏名人录149页如此记载:

六、明(公元1368年一1644年)

19、梅思祖夏邑人,初为元义兵元帅,叛归张士诚,为中书左丞,守淮安,徐达兵至,迎降;明太祖擢为大都督府副使,从取浙江、湖苏、山东西、河南北,人秦沔,取兴元,论功封汝南侯,署云南布政使。善抚恤,远人安之,卒于官。后坐胡庸党灭其家。

20、梅殷思祖从子,字伯殷。洪武中娶尚宁公主,为附马都尉。性恭谨,有谋略,使弓马。尝受命辅太孙。及燕师逼,建文帝命殷充总兵官,镇淮安。燕王欲假道于殷,殷不从,卒改道。燕王即位,召人,使人害之,溢荣定。

安顺《梅氏家谱》167页如此记载:

吾祖殷公,乃南京江宁府金陵县人。系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明太祖朱元璋驸马,谐宁国公主。(马后所生。在山翠、山琴谱序中,有“状元梅殷”语,故知殷为状元)。

洪武14年,太祖南征时,任钦命贵州布政招讨使司,总督粮饷军务大臣,携四子(长正元、次品元、三礼元、四泰元)随任至黔。任满回籍,正元、礼元落业于黔,正元卜居安顺府水坶(注:水坶为今镇宁)落业,礼元卜居大定府毕节县北里魏家屯,后又迁毕西邹伍大屯。

明建文帝朱允炆

明史》也印证《梅氏家谱》的记载:“朱元璋的嫡妻马皇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封宁国公主……”,还记载,“宁国公主,母孝慈高皇后(注:高皇后即马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梅殷(淮安总兵官),宣德九年即1434年卒”。

百度网上也能找到梅思祖被封汝南侯,宁国公主嫁给梅殷的资料。

第二、梅氏祖先梅殷怎样卷进靖难之役?

梅殷颇有才智,人又老成,讲忠信,深得朱元璋信赖。洪武30年梅殷受太祖朱元璋临崩遗托:麻烦你尽心辅助建文帝,如果有犯上作乱的,你应该联合军队出师讨伐其罪。朱元璋驾崩后,朱棣果然如朱元璋所预料犯上作乱,要打进京城抢夺皇位。朱棣进京必过梅殷镇守的安徽淮安,梅殷拒绝朱棣从淮安进京的要求。朱棣强行要过,与梅殷打起来,梅殷战败,被朱棣抓走。经过四年血战,朱棣打败朱允炆夺得皇位,梅殷家族被追杀。

这一情节,安顺《梅氏家谱》167页如此记载:

殷公回籍后,于洪武30年受太祖临崩遗托:“太孙(建文帝)稚弱,诸王强盛,烦尔尽心辅助,如有犯上作乱者,应联师出击讨罪”。后建文帝削藩,激诸王叛,燕王帅师南下。殷公领旨,募兵40万驻守淮上,防抵燕军,并由宁国公主致书燕王,责以君臣大义,燕王不答。或后燕军抵淮,遣使致书殷公,假道扫墓,实欲渡淮。殷公责以先王遗诏,并扯书割使耳鼻以答。后燕军偷渡,长驱直入,京都乃陷。世界之最 WWW.U3I3.CoM原创不易,请大佬高抬贵手!

此一情节,《中华书局》公开出版的《纲鑑易知録》第八册明纪2653——2654页上也有记载:

十一月,遣驸马都尉梅殷镇守淮安。

殷尚太祖女宁国公主,有才智,太祖特眷注之。临崩,帝与殷侍侧受顾命。太祖谓帝曰:“燕王不可忽”。顾语殷曰:“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出誓书及遗诏授之曰:“敢有违天者,为朕伐之!”。言讫崩。至是燕兵渐逼,诸将多畏懦观望,乃召募淮南兵民,合军士号四十万,命殷统之,驻淮上以扼燕师。既而燕王遣殷书以进香金陵为辞,殷答曰:“进香皇考有禁,遵者为孝,不遵者不孝”。割使者耳、鼻,咒骂授数语,词甚峻。燕王怒,决计趋计金陵。

第三、梅氏家谱怎样证明建文帝逃难到贵州?

梅氏贵州始祖梅仲建是和建文帝一道逃难到贵州的。在靖难之役中,驸马梅殷领诏带兵抵御燕王于淮安,从而获罪于燕王,以至殃及子孙,故而有梅氏另一祖先梅仲建带着名字叫再顺的儿子跟着建文帝一道遁入贵州中南部。

这一情节,黔东北梅氏家谱55页如此记载:

古谱序(注:古谱序指清清嘉庆七年,即公元1803年德江房支十五世梅域奇编纂的印江《梅氏家谱》)中说:“及燕王靖难,建文播越(建文帝避难的意思),爵主仲建携子再顺,从行避难遁人黔中南”。“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帝元年(1399年),是一场朱元璋的诸王子争夺皇位的战争,后以燕王朱棣的胜利告终,他夺取了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1403年为永乐元年。在“靖难之役中,附马梅殷领诏带兵御燕王于淮安,从而获罪于燕王,以致殃及子孙,故而有”“从行避难,遁人黔中南”之说,因此梅仲建人黔时间应在明成祖登基后不久,即1403年——1404年这段时间。

这一情节,黔东北梅氏家谱56——57页还有如此记载:

至元末有梅思祖从洪武定天下,封汝南侯,子孙世袭。及燕王靖难,建文播越,爵主梅仲建,携子再顺从行避难遁入黔中南,后于思唐代理永德司属地蒲口坝、新坑坝、板桥内地、近屋基家焉。再顺生二子,长曰永祯,次曰永聪。聪祖迁居公(龚)滩五支是也。祯祖生二子,长曰文达,次曰文显。达祖迁居印江县内地木开一支。显祖迁居金甲井,生四子,坚、侃、英、松。以今,子孙繁盛,难以查考,迁移者不可胜数。

始祖梅仲建,梅姓由江西临江府新喻县治地,名高阶檐柏杨树,或云桐树堡,移入黔中,子孙繁盛,……。

第四,建文帝怎样逃出皇宫?逃出皇宫后在哪些地方潜藏过?为何最后选择到云贵,在贵州长顺白云山潜藏32年?

朱棣攻入南京皇宫金川门后,少监王钺(音越)提醒建文帝:太祖驾崩前曾留下一个朱红锦盒,叮嘱在紧急时刻打开。找到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套僧人度牒、袈裟、鞋帽,还有剃刀和白金十锭。翰林院编修程济立马为建文帝等到人剃发,建文帝以“应文”为法号,吴王教授杨应能以“应能”为法号,监察御史叶希贤以“应贤”为法号打扮成僧人,准备逃走。当时在宫中的五六十人恸(音痛)哭仆地,俱愿随亡。帝曰:“人多恐败露,各宜取便”。又说:“今后但以师弟称,不必拘主臣也”。最终一二十人跟随建文帝从宫中的阴沟逃出宫廷。

建文帝逃出宫廷征求随行人的意见:“吾往滇,依西平王如何?”。跟随大臣史彬说;朱棣势力大,耳目多,不如往来名胜,东西南北皆吾家,我家还有些钱财,足够使用,就住我家,有何不可?建文帝就在大臣史彬家潜藏一年多。

第二年,吴江邑丞巩德到史彬家追问:闻建文帝在君家。彬曰:无之。帝闻,决意往滇。抵达云南后住在永嘉寺。以后便开始了他在云贵川地区的游历,间或进入湖广一带。1408年,建文帝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开山建寺,地地道道在白云山修行32年,留下众多遗迹。

建文帝为何要逃往云贵?当时贵州未建省,云贵不在朱棣势力范围,镇守云贵的将士素与朱棣无瓜葛,建文帝在位时又给云贵将士格外关照,所以,到云贵潜藏是安全的。

建文帝为何要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开山建寺?贵州长顺白云山原名螺拥山,山形如螺拥。远眺犹如巍峨睡佛,气势恢弘。山顶地势开阔,常有白云覆罩,阴晴不散。这一带,峰峦叠嶂,林木葱郁。白云山远望不觉其高,登山始见群峰环拥,尽在脚下,众山皆俯,万山拱若禁卫。这样的山形对落难建文帝的心灵是最好的安抚。站在白云山上建文帝还能找到当年坐在皇帝宝座上群臣叩拜的感觉。山中蚊蚋不生,盛暑不热,隆冬少寒。这样的气候,最适合生存。

建文帝怎样找到白云山这样好的潜藏之地呢?是由预示吉祥的白云带上山的。建文帝发现白云山之前潜藏在平坝高峰山,那里离驿道太近,明朝军队、官员时常在驿道上往来,建文帝担心不安全,欲另寻潜藏处。一天,建文帝顺山势来到长顺,看到一幅“东方一朵紫云起,西方一朵白云落”的吉祥景象,就跟随白云追去,白云漂在一座大山上不飞了,便攀登上山。上得山来,又见“方广百亩,俯瞰万山拱若禁卫”。帝喜曰:“此吾托足处也”。即将螺拥山改名为白云山,把罗永庵改建成白云寺,建文帝成为白云山开山始祖。

建文帝在白云山修行的32年间,二三伴侣萧然于中,虎豹不敢侵,苗僚不敢近,时听梵音,间或吟诵,忽来忽去,莫定遗迹。凡所题诵,不类寻常,然不遽(音句)以示人。当时地方官心虽异之,敬礼有加,馈赠不绝,而并不知其即建文帝。

第五,梅氏祖先梅思祖、梅殷、梅仲建结局。

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百度网明初朱元璋封了哪些功臣?顺序如何?)

靖难之役中,梅殷在淮安领兵抗击朱棣中战败,被朱棣抓走。永乐33年召殷入朝,朱棣密秘指使都督谭深、指挥赵曦迎殷驾并辔至笪桥下,将殷挤入水中。梅殷就这样尽忠殉国。

这一情节,安顺《梅氏家谱》167页如此记载:

斯时(注:朱棣夺得皇位后)建文旧臣,全部被害,惟殷公不便加害(注:前面说过梅殷是朱棣的姐姐宁国公主丈夫)。继而宰相陈瑛诬陷殷公,称殷养蓄亡命,与女秀才刘氏朋奸、诅咒等情,成祖便借此机命锦衣卫执殷、家人充戍辽东。永乐33年召殷入朝,密使都督谭深、指挥赵曦迎殷驾并辔至笪桥下,将殷挤入水中,遂尽忠殉国。公主闻殷凶耗,并得悉副都督指挥告发,竟驱入殿中,以理指责燕王,要燕王偿还驸马,燕王多方劝慰无效,后经徐后(徐达之女)调停,立诛谭、赵,并封其二子: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次子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宁国公主殁于宣德九年。

梅仲建和建文帝到贵州后不再与建文帝同行,在贵州德江安家落户,子孙繁盛,死后埋葬于德江,至今,坟墓还在,每年有人上坟扫墓。

此一情节,黔东北《梅氏家谱》10页如此记载:

四、入黔始祖梅仲建

嘉庆《梅氏族谱》载:“至元末,有梅思祖从洪武定天下,封汝南候,子孙世袭;及燕王靖难,建文播越,爵主仲建携子再顺从行,避难遁人黔中南后,于思唐代理水德江司属地蒲口坝,新坑坝、板桥内地近屋基家焉。”这段记载,明确地道明梅仲建入黔的原因一避难。避何难?《明史》载:“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二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候思祖从子也。……大祖十六女诸附马中尤爱殷。……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建文帝)。及燕师日逼,惠帝命殷充总兵镇淮安,悉心防御(燕兵),号令严明。燕兵破何福军,执诸将平安等,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殷签日:‘进香,皇考有禁,不遵为不孝’。”最终,梅殷还是没有止住燕军向京都进兵,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自立为帝,史称“靖难之役”。燕王即帝位后,怀恨梅殷,梅殷遭难,殃及子孙,梅仲建外遁,避难入黔。

黔东北《梅氏家谱》第三章文物,第一节祖茔45页如此记载

一、梅仲建墓(入黔一世祖)

仲建祖墓在距德江县城20公里的荆角乡新坑坝村谢家村民组,离寨约200米。

墓址正处在马蹄河与角口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从前角口河是新坑坝人到德江县城的必经渡口,为过河,人们在河两岸的巨石上分别凿两个大石槽,嵌两棵又粗又长的大木在槽内卡紧,作为过河的便桥,因此人们把新坑坝谢家寨一带又叫作板桥。

祖墓座东向西,为四室石板棺,墓门高约1.4米,宽约1.3米,每室竖40厘米见方的石柱作间隔,石柱上方用40厘米厚的石梁横砌将五根石柱压紧衔接,石柱和横梁均未镌刻装饰图案。据道真《经簿》载:“梅再顺祖坟葬于新坑坝”考证这座墓除葬仲建祖夫妇外,还葬再顺祖夫妇,为父子婆媳两代人合葬墓。

黔东北《梅氏家谱》58页如此记载:

第四章宗支世系表

凡修谱皆以别宗支、明世系为主要内容,查我族自仲建祖入黔至今,传24代,各代分支迁徒情况为:三世永聪祖迁酉阳龚滩(其后失考);四世文达祖迁印江罗场;五世侃祖,松祖分迁遵义新舟和道真,英祖留德江。以后英祖的玄孙八世应宗祖又迁江口德旺,昆孙十世祖应甲再迁遵义尚嵇。本谱详载黔东北六大房支以及重庆酉阳小坝、铜鼓世系,年限断至2000年底,谱后留有空页,今后新增梅氏子孙,各房各户如实记之,为后代续谱提供准确的史料。

以上五点可简述为:梅思祖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一,朱元璋坐天下后封梅思祖为汝南候,其爵位可世袭。梅思祖的儿子梅殷受朱元璋遗托保护建文帝,统帅四十万大军阻挡朱棣进南京而得罪朱棣,世袭爵位的梅促建带着儿子跟从建文帝逃到贵州后,在德江安家落户,繁衍子孙,成梅氏贵州始祖。

TAG:卸妆
阅读:5223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日榜
  • 周榜
朝夕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朝夕网自媒体 联系方式:2228454400@qq.com | Copyright © 2020-2025 Www.U3I3.Com. 朝夕网 版权所有 |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